写点什么呢?我这样问自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夏至是夏天开始的意思,因为“至”有“到”的意思,所以夏至就是夏天到了,冬至就是冬天到了。而且从真实的温度感受来看,夏至时是6月下旬,盛夏最炎热的时节才刚刚开始。因此,一直以为夏至是夏天开始的意思。虽然一直知道另有一个叫做“立夏”的节气,从字面上看更像是夏天开始的意思,但最初的概念一旦形成,就一直选择性无视了它的存在。以致于我第一次写有关节气的文字时,就把“夏至意味着夏天的开始”这样的话,写了进去。
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夏至并不是指夏天的开始,但我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为夏至是指夏天的结束,想当然地把“至”理解为“结束”,“到此为止”的意思,又主观地认为,夏至日后白昼渐短,所以夏天结束了。
很久很久以后,我才又知道原来“至”还有“极”的意思。所谓夏至,是指夏天到了极致。而这其实与实际的日影和气温变化吻合,尽管早就知道夏至日白昼最长,却从未真正理解,直观现象与文字描述的联系。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这里的“至”都是“极”的意思,同时气温也开始进入一年中最酷热的时期,所以是夏天的极致。最高程度的夏,谓之夏至。
至此,前后终于理顺,我才最终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立夏是夏天的开始这个事实。
接着写点什么呢?我又开始问自己。
我其实并不喜欢夏天,而且更甚于冬天。在北京这个地理环境下,毕竟冷了只要多穿衣服就可以抵挡,而热起来,却不是脱衣服就能解决问题的。若是脱光了还是热,总不能继续剥皮往下脱。
但夏天的好处是,满街都有白花花的大腿可以看。上班下班的路上、公交上地铁里,都挤满了各式各样的穿着单薄衣衫的姑娘们。让人大饱眼福。
可是近几年工作游戏用眼过度,眼睛越来越不行了。走在街上看不清远处的景色,总要等到姑娘们走得很近了,才知道漂亮不漂亮。这就有三个坏处。一个是可以欣赏的时间空间都变小了,同向前进时观测范围小了许多,错过了许多美景,相向行驶时美好又逝去得太快,刚看几眼就擦肩而过了。另一个就是,太近处仍要盯着别人看,太容易遭致不满了。第三个坏处最糟糕,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远远看去身材窈窕面容姣好,于是狠狠看了好久,随着迎面越走越近,视线越来越清晰,才发觉身材并不窈窕面容也并不姣好,多半都是模糊的取景之上自己脑补的,于是就大失所望,又浪费了许多感情和时间,错过了扫描更多美女的机会,就更加失望。
然而又不肯配眼镜。其实也没有什么原因,只是懒。懒得麻烦,懒得带懒得戴,懒得适应比没有眼镜稍微麻烦一点的生活。
那一天去看《牡丹亭》,坐得位置很远。所以连舞台侧面显示的唱词都看不太清楚,要竭力聚焦,又是眯缝,又是斜眼,才能隐约看个大概,而且因为要全力以赴看唱词,几乎忽略了舞台上的表演,看完之后感觉眼睛都要瞪肿了。当时觉得,似乎确实有必要戴上眼镜了。
但直到现在,也还是没有去配眼镜。可预见的未来里,应该都不会去配的吧。
不过《牡丹亭》倒确实不错。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