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也不应该算很小——至少是在听说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之后——就有一个梦想。
梦想自己背着行囊独自远行,去往很远很远的地方,结交很多很多的朋友,经历很多很多的故事,留下很多很多的传奇。
去很远的地方,就是年幼的我对于自由的最深刻理解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其实是被囚禁在地面的囚徒。对于人而言,因为没有翅膀,天空往往成为自由的象征。天空中翱翔的飞鸟更是成为诗人和哲人口中代表自由的不二意象。
《山海经》记载,北溟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大鹏展翅,羽翼垂天,借风力振翅,可飞抵九天之上。入海化为鱼,可临万丈深渊;上天化为鸟,可登万里苍穹。人若能如此的自由自在,夫复何求。
于是去往天空和海洋成为了我对自由更加深刻的认识。
然而老子在《逍遥游》对鲲鹏上天入海的本领却有另一番解读。老子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言下之意,大鹏虽有飞抵九天之能,如果没有风力推送,那是无论如何无法飞翔的。
于是,循着老子的思想“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神游太虚又成为了我关于自由更加神秘和遥远的想象。
不过人的成长就像DNA一样呈螺旋结构。顺着螺旋移动似乎自己在向前走,而且正在越走越高,其实不久之后,又会回到原点。
逝去的日子像是荒芜的古城,静静的堆积在时空里。岁月日复一日的冲刷,总会把那些往事一层层地剥落。
寂寞的小镇,蔚蓝的天空里太阳是那么孤单,连一丝与它搭配的云彩都没有。
徘徊在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奔波劳碌,终于在茫然中深陷于层层迷雾失去了方向。
关于自由的理解,又回到了去往远方。
闭上眼睛,徘徊在眼前的仍是背着行囊的孤寂身影。梦想着去往很远很远的地方,结交很多很多的朋友,经历很多很多的故事,留下很多很多的传奇。
不过这一次,我会身披斑斓油彩,手挽铁胎长弓,肩背破甲锐箭,脚蹬草莽快履,座下千里良驹,日出则踏歌逐日,月上则御风追月。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