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在打雷打闪了,不过打了好久也一直没有下雨。于是就空着手出去了。
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埋头专注于食物,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周围环境的发展变化完全没有进入到我的视线。一度以为哗哗啦啦的声音是自己喝汤的声音。直到吃完了才发现外面的雨已经下得很大了。
于是拽了一张凳子坐在小饭馆门口等雨停。
我觉得我上辈子也许是饿死的吧。吃起饭来什么都不知道。雨是什么时候开始下的,什么时候开始下得很大的,统统不知道。
更大的可能我上辈子是困死的。睡起觉来就像困了好几天没睡一样,沉得像头猪,虽然我很瘦。这里“沉”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睡得极深沉,屋子外面开炮响枪也吵不醒我,半夜抬起来从窗户里扔出去也不知道。另一个是指睡的极放松,虽然只有100斤多一点,却全身都摊在床上,一堆烂泥一样,谁也搬不起来。
在小饭馆门口坐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看下雨。想着回来以后可以写一篇漂亮的描写雨景的文章。看了很久,也没看出什么感觉,文章也就无从写起了。
坐在电脑憋得不行的时候,更加深刻的感觉到古人语言的凝练。几十个字就可以把一场雨从来到去,上天下地,由远及近,自深而浅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即使文字表面描绘得竟想很少,却让人联想无限。整个世界就跃然眼前。
就像水墨画。寥寥数笔,大片的留白。却描绘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同时更加惭愧于自己语文能力的匮乏。常常是洋洋洒洒已达千言,想要表达的意思却还是不完整,自己读来还云山雾罩,更不要说让别人看懂了。
曾有高僧作《深山藏古刹》一幅。整张画布没有一砖一瓦,只有一位小和尚挑水登山,山高径斜。无限想象的空间中,一座千年古刹宏伟雄奇之势已经在各位看官的心中形成了。
古时韩信点兵,三尺白绢未画一兵一卒,只绘了侧望城门帅旗斜挑,千军万马就已呼之欲出了。
细细品味,这境界似乎就是“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境界了。
打了很久辩论,觉得辩论最高的境界无非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等境界比之“欲说还休”却又差了一截了。
雨后来小了,匆匆回来了。推开窗户继续看,仍想写一篇雨景的文章。看到雨停了,仍是瞪着大眼呆呆望着窗外,又过了许久才发觉雨已停了。
此生怕是达不到韩信点兵只需帅旗斜挑就潜藏千军之势的层次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