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君和湘夫人

昨天是端午节。抄下一篇屈原的《湘夫人》。前天是端午节前夕,抄下一篇屈原的《湘君》。可惜身在京师,没有汨罗的青山绿水;又时处月初,也没有盈月的月满西楼。

只能紧闭双眼,遥想身临桃花深潭,沐浴太阴辉光。听水声潺潺风声萧萧,看月色凄凄雾色蒙蒙。自斟一杯楚地清酒,半杯自饮,半杯祭先生在天之灵。

古时有贤君尧帝,天下为公,万民景仰。尧帝膝下二女,长女名为女英,次女名为娥皇。二女俊秀清丽,贤良淑惠。

虞舜功勋卓著,尧帝将二女许婚于舜。尧帝年高,禅帝位于舜。

南方“三苗”部族(今湖南)多次北犯中原,舜帝亲率大军南征。女英娥皇随军辅佐,留住湘水之滨。大军南征至苍梧,舜帝病逝,葬于九嶷山(后人称为零陵)。女英娥皇惊闻噩耗,恸哭不止,直至泣血。血泪洒落楚地翠竹。从此竹身斑斑,后世名为“斑竹”。二女悲痛欲绝,自投湘江殉情。

舜帝死后,其功绩感动天帝,天帝封其为湘水之神,号湘君。封女英娥皇二女为湘水女神,号湘夫人,亦称“湘妃”。

后人感念湘君天下为公的恩德,倾慕湘夫人泣血殉情的忠贞。将他们视为配偶神。凡有青年男女结为夫妇者,皆前往湘水之滨祭奠,以求庇佑。

自湘妃血泪染翠竹为斑竹,楚地之竹世代携带血泪斑痕,缅怀女英娥皇二女。竹亦如此,可想天下子民何其悲痛?自此,“斑竹”亦名“湘妃竹”。

 

楚怀王听信谗言,致使屈原遭小人排挤非难。前305年,屈原反对秦楚黄棘之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放楚地。写下《离骚》、《九章》、《九歌》、《天问》。

楚人祭祀湘君与湘夫人,会唱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将民间祭歌加工整理,成为《湘君》《湘夫人》。两篇辞实为一体。

《湘君》由女巫扮演湘妃口吻,抒写追怀湘君之情,描绘湘夫人思念湘君,临风企盼,却久候不见的怨慕神伤之情。《湘夫人》由男巫扮演湘君口吻,抒写追怀湘妃之情,描绘出心驰神往,翘首以待,却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之情。

想来当年祭祀之时,定是男女对唱。湘君与湘妃各自畅抒胸臆,相互爱慕之情在男女巫的唱辞中跃然而出。想那湘妃泣血,斑竹落泪。想那湘君夫妻生前定是伉俪佳人。夫妇三人目光流转,便顾盼生辉。好一番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凄美悲切,可歌可叹啊。

 

可惜楚辞古字晦涩艰深,又有繁杂的语气词掺杂其中。今人读来,定是拗口难懂。日后如有空闲,将《湘君》《湘夫人》译成散文,也算一桩美事吧。

发表评论?

1 条评论。

  1. 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期待看到你将《湘君》《湘夫人》译成的散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