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正对一个丁字路口。紧邻路口的公交站,既要停靠燕郊镇上自己运行的公交车,也是往返北京的城际公交的站点。每天早晨在这里等车的人很多,因此很多私人运营的大巴也把这里设为一个上车点,晚上返回时自然也在这里下车。不少黑车也在这里揽客,返程时在此卸客。交通要道,人流如织,就有人来赚点小钱。
早在入夏之前,路口的拐角处就开始聚起夜市了。先是卖水果的小贩,用电动三轮车趸来应季的水果,挂上自产自摘的牌子,卖给来往的行人。除了草莓、西瓜这类本地水果,燕郊果农能够自产自摘的玩意儿,也不乏菠萝香蕉芒果榴莲这些神奇物种。也见过不止一位家里必定有千顷良田的富豪果农,每样应季的果子,他家的园子里全有。
几乎和水果贩子一同加入的,就是菜贩了。菜贩和水果贩不同。水果贩通常每次只卖一种水果,昨日是西瓜,那就一车西瓜在这里卖,今日是菠萝,那就一车菠萝在这里卖。至多两三个品种搭配在一起。到了夜市,也不必卸货,买主就围着车子挑选。菜贩的电动三轮上,则必须样样齐备。车子一停稳,就把一个个白色泡沫箱从车上搬下来,在马路牙子上一字排开,这箱是黄瓜,挨着还有一箱秋黄瓜,再过去是窝瓜,可以切开卖的南瓜和冬瓜……另一边延伸过去,菠菜、油麦菜、娃娃菜、小油菜、生菜、洋白菜这些叶子菜也都有各自的泡沫箱,另外还要有一组香菜、蒜苗、韭黄、大葱、小葱、豆芽、香菇、平菇、柿子椒、尖辣椒……一个菜贩的阵地展开,少说也要二十几个箱子。阵地上随手放着成扎的塑料袋,买主自己扯几个,就往里捡菜,全部挑好,再一股脑交给菜摊老板,老板依次称重,算好价格与买主交割。
一般这样一个规模不大的夜市点,也就能容纳两家菜贩的生意,水果商人可以多装几家,只要所卖的水果种类不同,基本可以和谐共处。
有了水果蔬菜,就能聚起基本的人气。随之而来的,就是卖针头线脑小吃卤菜的小贩了。他们所需的空间不大,为了显眼,多半会搭一两张桌子让自己的商品高过别家,有些讲究的还要摆个堆头。这边垒一个三棱锥,那边砌一堵五寸墙。
再之后加入的就是服务业。有给手机贴膜的,有给指甲上色的,有给点痣改命的,有给脚气杀菌的,有给全屋除虫的。万千服务业中,夜市上最受青睐的,还属餐饮业。其实种类也不太多,人民群众对食物的期待,大约仍旧集中在高油高盐高淀粉几个形容词上。炸个臭豆腐、烤个鸡肉串、拌个牛筋面、摊个夹肠煎饼、炒个米饭加包辣条。谈不上什么美味,但足以抚慰深夜晚归的人们,孤独而疲惫的胃。
袁老师每周日回三河之前,都会给我准备一冰箱的饭菜。但要想吃到这些完成度95%的饭菜,仍要再补充5%的劳动。所以我也经常在小区门口的夜市上,随便买一点吃的,以便把5%的劳动,压缩成收拾外卖盒、再扔掉垃圾袋。
我最常光顾的,是一对夫妻开的炒饭摊。也是加装了电力驱动设备的三轮板车,后斗改装成移动厨房。以罐装的液化石油气为燃料,架起一口炒锅,矿泉水瓶子分装了油、水和液体调味品,除盐和辣椒之外,炒饭用的其它香料什么孜然粉五香粉都提前混合配好盛在一个大铁盒子里,依口味轻重添加。除了炒饭,夫妻俩也做炒面、炒饼、炒河粉、炒米线。也可以任意几种主食排列组合,只要你敢点,老板就敢炒。
炒法全都一样,如果你没有特殊要求,那就照着老板的口味喜好来了。先是倒油,油热之后炒鸡蛋,鸡蛋打散就下菜。菜也没什么可选,只有豆芽和包菜。菜翻个半熟,就加盐加辣加一大勺木色的香料粉,各种瓶罐里的各色液体都加一份,再加入买主选的主食。猛火翻炒一阵,再滋点水进去,再猛火翻炒一阵,表面的水分逼干炒出锅气,就关火出锅。我每次都是点炒饼,多加一个鸡蛋,不要豆芽,多放包菜,辣椒正常,盐和香料都减半。去得多了,不需多加叮嘱,老板自动就帮你切换配置了。
倒也不是多好吃,而是炒货的外带包装,包括了一个饭盒、一双筷子,这样回家就不用再备碗筷,外面还套着一个塑料袋,这样吃完可以直接兜走,在第二天下楼扔掉之前,还可以再盛一些其它垃圾,方便到极点,一点痕迹没有。
但味道也还可以,得益于辣椒和各种香料的充分使用,再加上饼丝这种自身就碳水丰富味道怡人的食材,每份炒饼的口味都能介于能吃和好吃之间,比较靠近能吃的一个位置。对于一个深夜晚归孤独而疲惫的胃而言,谈不上抚慰,但足以抚喂了。
偶尔也有几次,听老板讨论时局。当然,小商贩们讨论时局,都是从切身利益出发了。夜市的老板们,三句话不离城管。老板意思是,城管下班下得太晚了。要到晚上7点之后,他们才能出摊。而这个路口,从下午5点就开始上人了。一天算下来,得少卖十几份,一个月就少了四五千的收入。
幸而城管是往返巡逻的,并不总在此处驻扎,因此还可以打游击。估摸着城管的巡逻时间,逮住空当就能提前出来一会儿,说不定就做了一两单生意。算下来一个月也能补回一些。但也得小心,被城管抓住,就好几天白干。若是说点好话交点罚款把车子讨回来,那游击还能接着打,要是赶上真抓实干整治市容,车子就彻底被查没了。
每说到此处,又免不了与旁边的小贩交互几句,彼此笑骂着附和,说之前附近卖水果或是卖臭豆腐或是卖煎饼的老张老陈老徐老王,城管来时跑慢了,车就被抄走了。一半唏嘘感慨,一半幸灾乐祸。
随着炎夏降临,夜市也日渐庞大。而人都从外侧流过,卖家们又都想贴着人流最盛的地方。我每天从这里过,亲眼看着夜市一天天外扩,就如菌毯一般,从路边的道牙石上,蔓延到柏油路上,从慢车道蔓延到快车道。在路口拐弯处,足足占据了半条马路,里外三层,都挤满了买主和卖主。
大约上个星期的某一天,接近晚上10点,我在店里关了灯锁了门骑车往家走,路上想着,要在小区门口的夜市买一份炒饼,以省去那5%的劳动。渐渐靠近路口,就看见,以往熙攘喧嚣、远远地就能听见叫卖的录音小喇叭拼力呼喊、嗅见呛人烟火气的夜市,消散了。
路边停着一辆彪悍的城管执法车,车窗贴着厚重的遮光膜,反出漆黑的颜色,车顶黄蓝两色的警示灯,无声地闪耀着。原先夜市的菌毯上,点点散落着许多白色塑料袋,像一个尚未打扫的战场,能轻易地看出交战的一方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接连几天,城管的执法车像是一头始终逡巡于巢穴附近保护新生幼崽的猛兽,无论多晚,都能在路口见到它的身影,坚守岗位。
但也正如猛兽也有疲惫松懈的时刻。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值守,它在某个晚上消失了。第二天晚上回家时,我在小区门口见到了一个面孔十分熟悉的水果贩子,趸了一车芒果,挂着自产自摘的牌子,默默地守在路口拐弯处。
我想一想,决定这样完成本篇的总结陈词。论及平凡人,古人喜欢使用草芥的意象,是多么得恰如其分。一方面,我们于大道旁枯萎衰败,风吹即倒,任由车碾马踏。
而另一方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年复一年。
题图摄影:Salman ALQahtani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0 条评论。